Law-lib.com 2025-10-27 11:15:01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2025年9月26日,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法院受理的王某訴俞某某離婚糾紛案依法不公開開庭審理,原告王某及其委托的訴訟代理人、被告俞某某委托的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俞某某因在泰國監獄服刑,通過在線視頻方式參加了庭審。10月10日,秦淮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準予原告王某與被告俞某某離婚,判令被告俞某某給付原告王某離婚損害賠償50萬元。
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因被告在外國監獄服刑,如何向其送達應訴材料、詢問其意見,以及能否促成其通過在線視頻方式參加國內法院庭審,均是順利推進案件審理的重要程序性問題。記者就此采訪了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合作局負責人。
問題一:如何向在境外服刑的中國公民送達司法文書?
答: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三條規定,向在境外服刑的中國公民送達司法文書一般有三種可選擇的方式,一是按照該公民所在國家與我國締結或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二是委托我國駐該國的使領館代為送達,三是向該中國公民在本案中委托的訴訟代理人送達。
就本案而言,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時,被告尚未就本案委托訴訟代理人,因此實際可供選擇的送達方式只有前兩種。相較而言,通過第二種方式相對更為可控,當事人的負擔也相對較輕。
根據我國與泰國締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于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仲裁合作的協定》(以下簡稱中泰條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司法部請求泰方主管機關協助向俞某某送達有關司法文書,需送達的司法文書應附泰文或英文譯文。而委托我駐泰國大使館在探視時向中國公民俞某某送達相關司法文書,無需轉遞泰方主管機關執行送達,也無需提供譯文。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優先選擇了該方式,并成功由我駐泰國大使館向俞某某送達了應訴手續及證據材料。
問題二:如何向在境外服刑的中國公民錄取詢問筆錄?
答:根據《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的規定,領事官員可以依條約或在無條約的情況下以符合接受國法律的方式取證。但中泰條約未對領事官員能否在探視期間對其本國公民進行詢問并做筆錄作出明確規定,這就需要看泰國國內法是否接受這種取證方式。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外交部請駐泰國大使館就此探詢泰國監獄主管部門態度,如果泰方不允許,可以請泰監獄主管部門根據我國法院擬定的問題單代為詢問,并將俞某某簽字的筆錄轉我方。
經我駐泰國大使館溝通協調,泰國監獄同意使館在探視俞某某時就離婚案件所涉具體問題對其進行詢問,并制作筆錄。后我駐泰國大使館為本案多次赴監獄探視,及時將多份詢問筆錄轉回國內。
問題三:如何推動遠程視頻開庭?
答: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四條僅對通過即時通訊工具從域外取證作出了規定,對于跨境視頻開庭沒有明確規定,關于這一問題也暫無可適用的國際條約。但從民事訴訟法對于視頻取證的規定以及國際民商事司法協助的基本原則及實踐來看,人民法院安排境外當事人參加跨境視頻開庭,需要尊重其所在國的法律規定和當事人意愿。這也符合國際民商事司法協助中尊重國家主權和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兩項基本原則的要求。
結合本案中被告在監獄服刑的特殊情況,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外交部委托我國駐泰國大使館探詢泰方監獄對于視頻開庭的態度。泰國監獄方面對視頻開庭給予了積極反饋,并結合監獄條件和時差等考慮,對庭審使用的視頻通訊程序、開庭的具體時間等提出建議,以便安排俞某某單獨接受庭審。
由于俞某某對于參加視頻庭審的態度出現反復,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我駐泰國大使館經多次協調,最終確保本案在9月26日如期舉行庭審。當日上午11時許,審理法院接通與泰國監獄的視頻信號,俞某某通過視頻參加庭審,回答了法庭提問,畫面清晰,雙向通話清楚。上午11時30分后,俞某某下線,法庭繼續開庭至中午12時許結束。
問題四:本案有何啟示?
答:在涉外案件審理中,因當事人、證據材料位于境外,人民法院經常需要開展跨境送達、取證甚至遠程視頻庭審工作。司法實踐中,應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四編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以及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通過我國法院與外國主管機關開展國際民商事司法協助合作,尊重對象國司法主權,保障各方當事人訴訟權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日期:2025-10-27 11:15:01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