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推進國際商事法庭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推進國際商事法庭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推進國際商事法庭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意見
法發〔2025〕16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推進國際商事法庭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以高質量涉外司法審判服務保障共建“一帶一路”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現就加強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深刻把握國際商事法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要求,建設同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助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逐步把我國建設成為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優選地。
2.統籌指導和協同發展。加大最高人民法院對涉外商事審判工作的監督指導力度,不斷提升涉外商事審判質效,促推國際商事法庭高質量發展。系統謀劃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和地方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協同發展的舉措和路徑,形成布局合理、公正高效、特色鮮明、服務便捷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格局,擴大我國國際商事法庭的國際影響力。
二、創新完善審判機制,持續推進國際商事審判提質增效
3.優化案件管轄機制。發揮國際商事法庭的示范引領作用,完善涉外民事關系當事人依法約定管轄的司法審判制度,制定涉外協議管轄示范條款,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提級管轄疑難復雜、有重大影響案件的程序規范。修改完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進一步優化涉外管轄機制,妥善處理平行訴訟和管轄沖突,為跨境交易糾紛提供穩定可預期的法治保障。
4.完善案件管理機制。完善案件審前會議機制、國際商事法庭審判業務會商機制以及優秀案例發掘、培育、報送和入庫長效機制。制定統一的案件流程管理規范、庭審工作規范等,形成國際商事法庭全流程精細化、專業化、標準化的案件管理體系。深化實施精品戰略,進一步提升國際商事法庭裁判文書說理質量和透明度,形成一批推動涉外法治建設、有規則指導意義的典型案例。
5.健全訴訟便利機制。準確適用《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簡化域外公文書證據證明手續。通過視頻見證等方式,提高辦理證據材料跨境流轉、當事人授權委托等工作效率。統一常用涉外司法文書、訴訟程序指引等英文譯本的樣式。推進國際商事法庭信息化建設,在與有關國家合作的基礎上,滿足中外當事人多場景、多語種、多法域的司法需求。
6.健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準確適用機制。完善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裁判文書備案機制,在人民法院案例庫中充實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案例。加大向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統一私法協會、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等國際組織推介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等司法案例的工作力度,為國際規則的完善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7.完善域外法查明機制。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推理優化與知識圖譜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構建具備融合大語言模型智能特點的跨境法律服務數據庫,科技賦能人民法院高效準確查明域外法。完善域外法查明專家參與訴訟程序,研究域外法查明費用承擔機制,明確域外法查明的具體工作程序,建立高水平、專業化、科技化的域外法律查明工作體系,為中外當事人參與訴訟和“走出去”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提供權威法律查明服務。
8.創新法庭運行機制。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巡回審判工作,指導地方法院國際商事法庭積極開展示范庭審、案例研討、國際學術交流等活動。積極利用我國多法域優勢,支持依法選任符合條件的內地及港澳國際商事專家委員作為具有相應專業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地方法院國際商事法庭特定類型的一審國際商事案件,提升國際商事法庭專業化、國際化水平。
三、深入推進多元解紛,實現訴訟與調解、仲裁的有機銜接
9.充分發揮調解作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與職能部門、仲裁機構、調解組織、行業組織、司法鑒定機構、公證機構、認證中心等機構的對接機制,搭建區域性國際商事多元解紛平臺,充分發揮調解在化解國際商事爭議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健全國際商事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機制,助力國際商事調解制度法治化建設。加大與國際調解院、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等相關國際組織的合作,促進我國商事調解組織專業化、規范化、國際化發展。
10.支持和監督仲裁發展。進一步完善仲裁司法審查規則,適時修改仲裁法司法解釋,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受理重大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機制。充分發揮“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平臺作用,優化仲裁保全司法保障機制和典型案例發布機制,積極營造仲裁“友好型”司法環境。支持依法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地選擇臨時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加強與國際仲裁機構的合作,促進中國仲裁事業國際化發展。
11.發揮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智庫作用。加強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建設,完善國際商事專家委員開展國際商事糾紛調解、協助查明域外法律、參與司法政策研討、提供法律咨詢意見、協同培養人才等工作機制,研究建立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接受國際商事法庭委托提供專家意見的相關程序機制。鼓勵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深度參與相關國際會議、論壇等,充分發揮國際商事專家委員的作用。
四、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儲備,推進國際商事法庭專業化建設
12.健全選育管用機制。完善國際商事法庭人員調配和選派機制,選拔、配備熟悉國際法、外語能力強、具備處理跨境糾紛能力的審判人員擔任國際商事法庭法官,保持國際商事審判隊伍的相對穩定。探索建立符合國際商事審判職業特點的法官分層培養模式,提升法官運用國內國際法律、參與制定國際規則、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能力,推動形成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發揮國際商事法庭人才集群優勢,依照有關規定開展國際商事法庭法官交流辦案,積極推薦優秀涉外法治人才到國際組織任職。
13.加大協同培養力度。發揮人民法院與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協同培養人才的作用,以“涉外審判講壇”、“涉外審判進校園”、“涉外涉港澳專題講座”等方式支持院校人才培養。完善掛職學者、法律研修學者、法律實習生參與國際商事法庭工作機制,探索國際商事法庭與涉外法治相關部門、科研院校之間的人才交流機制。促進國際商事法庭和相關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增強國際法理論和審判實務研究。強化國際商事法庭法官參與國際交流的保障機制,加強與境外大學、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深化不同法域之間的實務交流和業務培訓,培養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
五、深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提升國際商事法庭影響力和吸引力
14.鞏固和強化國際司法交流成效。健全國家間司法協助機制、案例交換分享機制、法律適用交流機制等,增進對彼此法律制度的了解與信任,促進民商事判決、仲裁裁決的跨境流通。加強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等國際組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其他國家國際商事法庭的交流和合作。積極選派國際商事法庭法官參與國際條約談判,參與國際法律會議、論壇等交流活動。
15.講好新時代中國涉外法治故事。結合司法審判實際,宣傳介紹我國涉外商事法律制度;用好國際商事法庭案例和人民法院案例庫等資源“富礦”,積極向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等國際組織推薦典型案例、司法規則等。發布中國涉外商事審判報告,出版涉“一帶一路”建設典型案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典型案例精要等系列叢書,積極利用國內、國際主流媒體闡釋中國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張和成功實踐,講好新時代中國涉外法治故事。
最高人民法院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