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9747
- 書名:新公司法實戰(zhàn)破局
- 作者:陳科軍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5年6月
- 入庫時間:2025-8-12
- 定價:206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由英國著名法學家保羅·托德(Paul Todd)教授撰寫,以英國與歐盟的法律體系為框架,系統探討電子商務法的核心議題,包括電子合同的形成與效力、知識產權保護、數據隱私與安全、平臺責任、消費者保護及網絡中介責任等關鍵問題。
本書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作者通過大量經典的英國及歐盟判例,詳細剖析了電子商務法律問題的理論基礎及實際適用。例如,通過案例導向的編寫方式探討域名與商標權的沖突、電子合同的成立要件及平臺責任的界定,深化讀者對制度原理的把握。第二,注重比較法研究。本書立足于英國和歐盟的電子商務法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適時引述了美國、新加坡及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等國家、地區(qū)和國際組織的相關立法與實踐,較為全面地闡述了電子商務法的全球發(fā)展歷史及各法域在應對相似問題時的不同路徑選擇。第三,注重法律與科技的交叉研究。作者緊密結合互聯網技術原理,深入闡釋科技對法律關系的影響。例如,第三部分詳細介紹了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等技術原理,并以此為基礎解析了電子簽名和認證機構責任相關法律,探討如何利用加密技術確保電子簽名的有效性。"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 緒 論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什么是電子商務?
一、媒介
二、交易
第二節(jié) 互聯網和萬維網的特性
一、使計算機互聯
二、萬維網
第三節(jié) 電子商務與法律
一、萬維網對B2B商務的影響
二、萬維網對B2C商務的影響
三、萬維網和法律
第四節(jié) 電子商務的未來
第二部分 知識產權及相關問題
第二章 建立網絡狀態(tài)
第一節(jié) 互聯網地址和爭議性質的變化
一、域名
二、域名爭議類型
三、域名分配系統
四、雙方關系
第二節(jié) 域名爭議的解決
一、爭議解決政策與法院訴訟之間的關系
二、爭議解決的利弊
三、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的政策
四、英國域名注冊管理機構的政策
第三章 商標和假冒
第一節(jié) 商標簡介及通過
第二節(jié) 相關商標法之概括
第三節(jié) 域名和商標
第四節(jié) 域名和英國《商標法》第10條第1款
一、什么是相同標志?
二、什么叫作相同的商品或服務?
三、全球化問題
第五節(jié) 域名和英國《商標法》第10條第2款
一、相同名稱和相似商品或服務
二、判定標準
三、互聯網案件中混淆的風險較低
第六節(jié) 域名和英國《商標法》第10條第3款
一、不要求有混淆的可能性
二、英國《商標法》第10條第3款同樣適用于相似商品或服務
三、英國《商標法》第10條第3款的適用范圍
第七節(jié) 域名和仿冒
一、仿冒的定義
二、不可一成不變
三、域名的禁令
四、在域名上下文中的仿冒
第八節(jié) 在沒有訴因的情況下,沒有理由干涉先到先得的原則
第九節(jié) 元標記和搜索引擎優(yōu)化
一、這些商標侵權是否全部存在
二、如果使用,是否構成第10條規(guī)定的侵權類型
第十節(jié) 抗辯
第四章 著作權問題
第一節(jié) 著作權與互聯網
第二節(jié) 版權的運作方式概要
一、什么是受保護的財產權
二、財產權的范圍
三、財產權如何被侵犯
四、數據庫的保護
第三節(jié) 違反著作權的主要責任
一、為使萬維網的功能正常運行而進行必要的復制
二、其他復制行為
第四節(jié) 合并其他客觀因素、深度鏈接和次要責任
一、次要責任的相關性
二、一般的次要責任
三、深度鏈接
四、框架
五、音樂發(fā)行問題
六、傳輸
第五節(jié) 歐盟《版權指令》
一、規(guī)避技術措施
二、權利管理
第三部分 加 密
第五章 加密、電子和數字簽名原則
第一節(jié) 為什么要加密
第二節(jié) 術語說明
第三節(jié) 與加密有關的法律問題(概要)
第四節(jié) 加密原則
一、密鑰:對稱和非對稱加密
二、數字簽名如何工作
三、認證機構
第五節(jié) 當今電子商務中的加密技術
一、密碼
二、信用卡資料加密
第六節(jié) 電子簽名的優(yōu)點
第六章 電子簽名和數字簽名的有效性
第一節(jié) 法律問題概述
第二節(jié) 簽字的證據價值
一、當事人之間的擔保
二、電子簽名作為法庭證據
第三節(jié) 簽名的正式價值
形式大于功能
第四節(jié) 電子簽名與英國普通法
一、書寫
二、簽名
三、個人簽名
四、擴大電子簽名的范圍
五、法規(guī)之間的區(qū)別
六、標記的要求
七、結論
八、合同的可能性
第五節(jié) 立法解決方案
一、立法解決方案(一般)
二、早期基于形式的技術專項立法
三、猶他州方法的優(yōu)缺點
四、《電子商務示范法》(1996年)
五、類似的立法
六、歐盟指令的方法:兩級指令
七、歐盟《電子簽名指令》與認證
八、其他兩級系統
九、關于兩級制度的進一步探討
十、英國的法律地位
第七章 認證機構的責任
第一節(jié) 卡羅爾對鮑勃的合同責任
一、問題概述
二、第三方在明示合同下的權利
三、默示合同
四、賠償責任的范圍
第二節(jié) 卡羅爾對鮑勃的侵權責任
一、問題概述
二、賠償責任的范圍
第三節(jié) 愛麗絲的責任
第四節(jié) 關于普通法賠償責任的結論
第五節(jié) 立法:一般原則
一、猶他州
二、新加坡
三、2001年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簽名示范法》
四、歐盟
第六節(jié) 英國的立場
第八章 隱私問題
第一節(jié) 加密的狀態(tài)控制
一、爭議焦點
二、控制方案
三、法律
四、人權方面
第二節(jié) 數據保護問題
第四部分 合 同 問 題
第九章 合同的訂立及相關問題
第一節(jié) 要約和承諾
一、一般原則
二、重要性的體現
三、實踐中的要約和承諾
四、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
第二節(jié) 合同的接受:郵政規(guī)則的適用性
一、郵政規(guī)則的正當理由
二、即時通信
三、郵政規(guī)則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四、撤回要約
五、要約人可以約定
六、郵政規(guī)則與消費者合同
第三節(jié) 電子商務指令和條例
第四節(jié) 納入條款
一、簽署的條款
二、參照另一文件納入條款
三、合同一經簽訂,就不得任意添加條款項目
四、交易過程的影響
第五節(jié) 簽約方的身份:商場——誰和誰簽約
一、商場的賠償責任
二、個人交易者的責任
第六節(jié) 互聯網合同:需要多少細節(jié)
一、贊成賦予各方當事人意圖的一般原則
二、不確定的條款不能執(zhí)行
三、達成的協議無法執(zhí)行
四、達成協議的機制
五、根據協議行事的各方
六、概述
第七節(jié) 通過電子代理簽訂合同
第十章 其他合同問題
第一節(jié) 消費者保護問題
一、關于銷售貨物和提供服務的一般法律的適用性
二、歐盟關于遠程銷售的指令
三、歐盟關于遠程銷售的實質內容
四、執(zhí)行
五、歐盟《電子商務指令》
第二節(jié) 法律及司法管轄權
一、適用誰的法律
二、管轄
三、互聯網上的行為發(fā)生地
第十一章 支付問題
第一節(jié) 一般性問題
第二節(jié) 欺詐風險
第三節(jié) 欺詐保護
一、英國1974年《消費者信貸法》
二、《遠程銷售指令》
第四節(jié) 商家違約
第五節(jié) 信用卡、借記卡和數字貨幣的比較
第六節(jié) 退款安排
第七節(jié) 數字貨幣
一、一些法律問題
二、參與方無力償債
第五部分 其他電子商務問題
第十二章 中介機構的責任
第一節(jié) 誹謗罪的實質性侵權行為
一、誹謗的定義
二、其他司法管轄區(qū)的誹謗行為
三、誹謗與互聯網:互聯網上的問題
四、誹謗還是誣蔑
五、管轄權和適用法律
六、英國行動的執(zhí)行
第二節(jié) ISPs的立場
一、美國法律
二、英國法律
三、新加坡的做法:業(yè)務守則
四、關于ISPs托管責任的結論
五、ISPs的其他豁免權
譯后記
"